2016江蘇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的區別與聯系
2016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正式啟動。江蘇公務員考試網了解到,2016年江蘇省計劃考錄7388名公務員和參照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其中省級201名、市級1404名、縣(市、區)級3086名、鄉鎮(街道)2006名、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統691名。報考人員網絡報名時間為2016年1月11日至17日,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16年3月12日,面試在5月上旬進行,錄用審批工作將于6月底前基本結束。
相關文章
*江蘇公務員考試不指定用書,參考最新版2016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組合用書復習。
2016年江蘇省對筆試公共科目作適當調整,調整后的筆試公共科目A、B、C三類職位統一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原《公共基礎知識》中 的相關內容將以常識判斷的形式納入《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考查。為突出能力素質考查,B、C兩類職位在取消《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同時,增加了《申論》科 目考試。為與考試科目調整相適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間由原來的1小時30分鐘增加至2小時,考試時間為9∶00-11∶00,《申論》科目的考試時間為14∶00-16∶30。那么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就核心區別和聯系簡單為考生簡述一二:
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的區別
>>>簡述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測試應試人員對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務員義務的必備能力和素質。考試內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法律知識、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經濟知識和科技常識、中國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及其他知識等。其他知識為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等。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實務題、論述題、簡析題、寫作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材料處理題等。
>>>簡述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內容。考試題型為客觀性單項選擇題。
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的聯系
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雖然前者更強調考查對知識運用的能力,后者更注重考查對知識掌握的深度,但是兩者之間也不是沒有聯系的。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考查的內容也有很多重合點,比如國際國內重大事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總體來說常識判斷的考試范圍往往要大于公共基礎的考試范圍,但是公共基礎知識對考試內容要考查的深度要深于常識判斷。兩者的知識框架基本相同。
下面我們就用兩道題來簡單解釋一下公共基礎知識和常識判斷的區別和聯系。
常識判斷題:俗話說“繡花要得手綿巧,打鐵還須自身硬”,下列與該俗語哲理相同的是( )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C.大水漫不過船
D.有理不在聲高
【解析】題干中的“繡花要得手綿巧,打鐵還須自身硬”強調辦事情需依靠內因。四個選項中只有B項“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可以體現出內因。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要想解好常識題我們首先要理解題干中詩句的意思,然后還要找出題干反應的哲學道理,最后在從選項中匹配與本題干所反映哲理相同的詩句。雖然這道題考查到了哲學的中的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但是如果我們不掌握這一關系原理,通過詩句的意思分析,我們仍然可以得到答案。
公共基礎試題:我國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其哲學依據是( )。
A. 意識決定物質
B. 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
C.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
D. 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因素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根本原因、基礎和源泉,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的哲學依據正是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故C項正確。而A、B、D三項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
要解決這道公共基礎知識題我們就必須掌握好唯物辯證法中的相關知識,他主要考查對相關知識掌握的成熟度與深度。通過這兩道題的比較我們就可以簡單對兩種考試的出題形勢與角度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即常識更側重考查分析運用的能力,而公共基礎知識更注意考查對知識掌握的成熟度。
